留学申请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特别重要,但也不能让它夺走你自己的那些小快乐。
—— C同学
一开始我的ED选校在瓦萨(Vassar College)和史密斯之间考虑,后来觉得Vassar不符合我的气质,于是选择了Smith。我认识Smith是在高一的暑假。一开始只是觉得校园漂亮,有自己的植物园、湖、马场,田园风光小清新,除此之外并没有特别喜欢。
高二下学期凭远蒋老师让我重新访校,预约了一个校内面试,和招生官聊得非常投缘,让我对文理学院+女校这种设定好感倍增,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Smith。
关于我
“我的特点是不纠结”
我本身是个有点女权主义的人,一直比较关注中国的女性权益事业和性少数群体(LGBTQ)的权益,所以一路的活动都基本与性别研究挂钩。Smith的风格我觉得处在aggressive和nice的中间,可以说是独立、有见解但又相对温和,所以个人觉得和我的风格还是比较匹配的。
在芝加哥大学
我的特点是不纠结。起码在选校方面我是基本没纠结过。我是个比较有想法的人,对自己想要怎样的学习氛围和社交环境有着很清楚的认识。所以无论是ed选校还是rd选校,都是速战速决。爱好的话,作为一个从小喜欢画画、服装设计的人,我还挺关注时尚界的。凭远老师帮我把这个看似“不务正业”的爱好转化个人特色,鼓励我创建一个关于时尚的公众号,写写文章,谈谈对美学的看法。这些在面试里都是很好的个人展示!
标化
“不顺,真的不顺”
不顺,真的不顺。当然有外力也有内因。我准备的不算早,是高一上快结束才开始上课的。第一次托福花了一个月,每周末2-3节课速成,作文还没来得及打个几篇就去考了,还和校内期末考试压在一起。当时第一次给自己定的目标100,结果差个2分,出分就崩溃了,申请路上的第一次挫折来的如此之早(我现在想想真的笑死了)。
寒假自己刷题,再去考了一次,心态很平也没有想着具体要几分,就出了个不错的分数,后面申请夏校啥的都是用这个成绩。我觉得托福考试就是心态放平吧,就像我跟一学弟说的:“你就把它当成普通话考级。它本质上也就只是个语言测试。”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口语了。我后面几次口语发挥不稳定,所以分手路比预期的要艰辛。
SAT也是惨,考了4次,高一10月,高二3月8月,高三10月最后一次分的手(其实12月也报了,被家长拦下了没去)。前三次分数基本没变,都很低,有curve越来越紧的原因,也有我发挥失误的原因。最后一次考前一周自己整理了一遍语法,所有知识点过一遍;阅读不能停,一段时间不读就会生疏,解题思路也会偏;数学相信大家都没问题的。
竞赛与活动
“建立在个人特点的基础上”
本人无科研类竞赛!参加过的只有偏社会创新的CTB,是和自己学校里的好朋友组队参加的,研究中国失独家庭;再就是跟着校舞蹈队参加省艺术节。活动方面以性别研究为主线,中间穿插少数民族文化和身份认同。
凭远的老师真的很能帮我拓展思路,做的活动是建立在个人特点的基础上的。有自己研究过族谱,回村拍过纪录片;也有参加过四川卧龙藏族研究的项目,并在参加项目的同时关注当地服饰,在项目结束后历时半年产出一个作品集,里面主要是我对藏族服饰的分析和背后反映出的性别文化的探索。
夏校
“在芝大的三周真的很值很值”
初三下自己申请了哈佛峰会HSYLC,算是入门级的体验。高二在芝加哥大学读的Immersion Program,课程名称叫Gender, The Body, and American Culture,讨论美国社会体系下性别与生理医学、经济劳工和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
夏校结课大合照 | C同学(前排右一)
讲师Dr. Ford真的特别棒,上课引思路、带分析,office hour一针见血,课程结束一周后还发了很长很长的邮件总结三周表现和最后的课题。性别研究在国内能得的学术资源真的特别少,在芝大的三周真的很值很值,补充了我在性别研究这块“空谈”的缺陷。
文书和面试
“发掘自身也探索周边”
我有着10年中国舞的经历。Stefan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因为中国舞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体现了刚与柔的平衡,以此辐射到性别问题上。舞蹈、哲学、性别……Stefan真的很能get到我的点,一说就懂,把所有关键词用非常严密的逻辑串联了起来,总共加起来3份定稿,顺利程度超出我的想象!(Stefan真是男神www)小文书也很顺利(加州的另当别论,题目又无聊又冗长)。Ben和我沟通特别到位,也都是两次定稿。文书写作真的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发掘自身也探索周边。
校舞蹈队演出
面试我做了两种,Initial View和校友面试。IV之前Stefan给我做了mock,每一个活动的what,why,how都理的特别有逻辑;面试的时候自己有意识的引导对话方向,不要挖坑就行啦!校友面试的话,大部分文理学院因为人少,中国大陆的校友网没有综合性大学那么强大,一般不会主动提供面试。蒋老师觉得我面试还可以,所以主动写信给Smith问能否提供面试。Smith安排了一个在西雅图的校友给我线上面试,面试前也同样做了mock,准备了一些更详细的问题比如why smith,why women’s college。
我面试心态还好啦,属于不是很正经,有点像聊天的类型,所以容易聊着聊着给自己挖雷。这个一定要靠练习和有意识的预测来“掰正”。
困难?
“该怎么努力就怎么努力”
围绕在标化和家庭关系上吧。标化不好就会引起家长对出国这条路的动摇和自我怀疑。有过很多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但是周围的朋友不停告诉我“你已经很优秀了”,凭远的老师也在鼓励我,说让我不要想这么多,出国这条路没有一个人是顺的,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的申请案例背后的故事有多艰辛其实谁也不知道,我自以为的“倒霉”“不顺”其实大家都有过,要以平常心接受,该怎么努力就怎么努力。蒋老师在稳住我心态方面真的帮助太大了。
回看申请季
“这是我人生中最轻松的一段时光”
申请季其实最难熬的不是完全进入申请状态的后期,而是中间考标化的漫漫长路,熬过了就会拨云见日啦。真正进入申请状态后完全没有我之前想的那么痛苦;相反,这是我人生中最轻松的一段时光,暑假就写写PS,跑去健身房,上夏校,访校,自己刷刷sat。
以前我一直觉得申请是个每天熬夜、文书打回去重来无数遍、天天跑中介和培训机构、发胖长痘的过程。可我后来才意识到,很多事情不一定要等到申请完了再开始做,比如健身,比如补书补电影(申请季收获了历史上最低的体脂率我还挺骄傲的哈哈)。留学申请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特别重要,但也不能让它夺走你自己的那些小快乐。
摄于学校春游
总体而言,我认为申请的制胜因素是扬长避短,放大个人特色和闪光点!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啊,我一个申文科的人在竞赛方面一无所有没关系,但是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学文科的人的思维素养,就很糟糕。
凭远时间
“全面、完整、不脱节”
首先,无论是在前期准备、个人定位、活动规划上,还是在后期访校、选校、文书策划上,凭远都给我一种很全面,很完整,不脱节的感觉。凭远一直跟我强调个人形象的统一性;也就是说,我做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与我本身特质相符的,不是“为了让简历好看”而加上的。凭远大方向的把控非常明确,也很尊重我个人想法。
然后,就是小细节的处理上。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在扫描我的校内成绩单时,蒋老师和Cindy帮我扫了很多遍,一次一次地对比,有一点点皱、盖章有点歪、教师签字有点潦草,就重新选一张再次扫描。包括写邮件给校友,update近况,这些小细节都特别认真仔细。
来自学姐的建议
“尽早尽早尽早”
Cliché的重复一遍:尽早尽早尽早!我觉得我高一准备都还太晚了,周围几个高分的朋友都是初三升高一的暑假就开始准备的。标化考试有很多因素不是人为控制的,比如CB无缘无故转考场,取消考试,curve一下紧一下松。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这次能考几分。
摄于Smith College 所在的小镇Northampton
然后就是不要跟风。每个人的软实力是大家看不见的,比如具体的活动,面试等等,所以不能用自己的标化成绩去跟同学比,然后评价对方的选校。到了后面会发现大家的选校策略千奇百怪,各种神仙学校都冒出来,这时候一定要有定力,相信自己也相信凭远的老师,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凭远老师说的话
“真的很爱各位!”
大家都好棒,好厉害,真的很爱各位!!!!!蒋老师不仅是我的留学顾问,还顺带成了我的感情咨询、家庭咨询,每次聊完从凭远办公室走出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前方的路又清晰了一点,真的很让我很安心,觉得只要自己负责好学习、其他的一步步跟着蒋老师走就行了。
Stefan又帅又温柔,逻辑真的很强大,我边边角角的思考都能被串在一起,同时是个完美主义的人,最后提交Smith的时候看到了我文章里一个连字符的长短不对(就是那个hyphen),又重新改。Ben也超级可爱,喜欢给我发那个鸭子的表情包,然后跟我说他很相信我的文书,如果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尽管跟他说,super supportive。Cindy老师也很厉害,工作效率一流,如果没有她申请过程真的有很多麻烦!
最后是未来的小计划,短期的话当然是应付3门学考啦(我还没忘记自己是个国内体制的高中生哈哈哈哈)。然后最近在实习,做一些案例研究,项目分析。长期的话,想看很多的书,想捡起书法和画画,想和朋友旅游,探索美食,运动打球。